犭生犭生是古字,即今之猩猩,關於它的形狀,一說像猿猴,白耳朵,能伏行,又能如人般直立行走(《南山經》);一說它人面豬身(《海內南經》:「犭生犭生知人名,其為獸,如豬面人面,在舜葬西」);一說它是人面青獸(《海內經》);一說它人面狗軀而長尾(《呂氏春秋‧本味》高秀注);一說他狀如黃狗而人面,頭如雄雞(《周書》);一說猩猩若黃狗,人面能言(《博物志》)。
古書中說,猩猩能言(《禮記‧曲禮》)。屈原《天問》有「焉有石林,何獸能言」的詩句,問的是天下會有石木之林,林中會有能言之獸嗎?清代畫家蕭雲用圖畫回答了了屈原的問題,在《天問圖》中突出了猩猩能言的特徵,對它的長舌做了誇張的描寫。
《海內南經》中說,猩猩知人名。傳說猩猩白餘為一群,出沒於山谷之中。這種獸特別好酒和草鞋,土人常在路上擺上酒,還放上幾十雙連在一起的草鞋。猩猩走過,便知道放置這兩樣東西的土人和他們祖先的名字。開頭,它們喊著土人和他們祖先的名字,一邊大罵「誘我也」,一邊走開。不一會兒又返回,相互嚷著喝酒,還把草鞋套在腳上。喝不多少便大醉,連著的草鞋讓他們跑也跑不動,便被土人捉住。《水經注‧榆河》記載,猩猩善與人語,聲音麗妙,如婦人好女。對語交言,聞之無不酸楚。傳說猩猩的肉甘美(《水經注》),人吃了能善走(《南山經》)。
─節錄自《古本山海經圖說》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